“公益秀场”背后是种不道德的商业模式

“公益秀场”背后是种不道德的商业模式

文丨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

近日,媒体报道了不少研学机构推出凉山支教研学项目,打着帮助凉山贫困学生的旗号,招募“志愿者”参加“公益讲堂”“暑期支教夏令营”等,并收取上万元费用,引发舆论关注热议。

据报道,一些研学机构利用大凉山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精心包装了一系列“支教夏令营”活动,吸引了不少怀抱理想与善意的年轻人报名参与。

然而,这些项目标榜的“公益”背后,却是每人需支付上万元的高昂费用,换来的仅是一纸所谓的“公益证书”和一段短暂的“支教体验”。如此高昂的成本,不仅与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能获得的教育资源之间形成了鲜明且令人痛心的对比,而且当公益被贴上了价格标签,大凉山变成了“公益秀场”,支教助学的本质其实也已悄然变质。

很显然,一些支教研学已经被某些研学机构“孵化”成了一种牟取暴利的商业模式。公益的核心在于无私奉献,旨在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群,促进社会公正和谐。倘若公益沦为部分机构和个人牟利的工具,则不仅不能有效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反而可能会加剧当地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更令人担忧的是,短期的、缺乏专业培训的“支教”活动,可能对孩子们的学习造成干扰,而非实质性的帮助。所以,先不说这种商业模式有没有违法,首先是不道德的,是有害的。

在另一方面,这种“公益秀场”现象折射出一种扭曲的价值观——将参与公益视为提升个人简历或社交资本的手段,而非出于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关切。对于那些支付高额费用的“志愿者”而言,他们或许在无意间成为了这场伪善游戏中的一环,而真正的受害者则是那些被当作“支教背景板”的孩子们,以及社会对公益事业的信任。可见,这种商业模式无疑是在消费“苦难”,是对公益精神的亵渎。

支教作为教育资源均衡化的重要补充,其初衷是为了帮助偏远地区的孩子获得更好的学习机会,任何将其商业化、盈利化的尝试都是对这一初衷的背叛。教育是国家的未来,支教的意义在于传递知识与希望,而非成为某些机构或个人的敛财工具,全社会都有责任与义务共同守护这片爱心的净土。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教管理办法。可以启用管理备案网络平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效率,确保每一项支教活动都在阳光下运行,让真正的公益力量得以畅通无阻。

其次,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公益项目,尤其是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类项目的审核与监督,确保每一分公益资金都能用之有道。同时,还应强化社会监督机制,通过公开举报电话等措施,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到监督中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再就是,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逐步提升公众辨别真伪公益的能力,倡导真正有意义、可持续的公益行为,拒绝参与任何以盈利为目的的伪公益项目,进而促进整个社会慈善文化健康发展。

真正的公益都不应只是一场“秀”,而应是长期的、深入的、基于需求的默默耕耘。对“公益秀场”保持警惕,让公益回归纯粹,让每一次的帮助都能照亮那些真正需要光明的角落,这是我们共同的社会责任与追求。

(0)
上一篇 2024 年 6 月 20 日 下午5:47
下一篇 2024 年 6 月 20 日 下午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