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家评论:新质生产力是什么“力”?

从2023年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又一重大创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我们要从本质、特点、内涵、形态、底色等维度深刻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

就其本质而言,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回顾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其实就是社会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党的百余年奋斗,其中心任务就是不断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亟需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生产力。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的概念,是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通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重大经济问题,更是重大政治问题,事关党的先进性和执政根基,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衰成败。

宣讲家评论:新质生产力是什么“力”?

2024年 3月22日,在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青亭村的智能化育秧大棚内,循环式智能育秧机在作业。

就其特点而言,新质生产力是创新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纵观人类文明史上每一次生产力的重大跃升,都得益于科学技术在当时出现了重大突破。我们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原创性、基础性研究。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重塑我国科技竞争新优势。同时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渠道,加快形成现实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还要不断健全完善与之相匹配的法律框架、监管政策和保障机制,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激发劳动者的创造性,促进科技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分工协作和生产组织的现代化等,共同激发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优化的动态适应。

就其内涵而言,新质生产力是要素赋能力。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要素。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新质生产力“质的规定性”,是生产力要素渐进量变引发的生产力质变。一方面,它是生产力所包含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全面跃升。从劳动者来看,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其拥有更为先进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更高的创新素养和劳动能力。从劳动资料看,劳动资料在新技术、新产业等的作用下发生质变,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劳动复杂性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从劳动对象看,当前科技和产业前沿领域的探索,极大丰富了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拓展了生产新边界,创造了生产新空间。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组合方式的优化和创新性配置。也就是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打破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推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便捷化流动、网络化共享、系统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让生产要素不断流向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的环节,从而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宣讲家评论:新质生产力是什么“力”?

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长兴地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全自动机器人高速运转生产新能源汽车配件订单产品。

就其形态而言,新质生产力是产业塑造力。产业是经济之本,是生产力变革的载体及其具体表现形式。离开了产业,技术创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产力变革也将因此失去其基本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就是对产业体系进行系统化重建的过程,既体现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又体现为用革命性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而形成新的产业形态,还体现为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新的产业模式,从而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我们要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抢抓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带来的重大机遇,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重塑我国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打破国际产业分工传统路径依赖,通过换道超车开辟产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重塑我国产业竞争新优势新动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激发传统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短板产业加快补链、优势产业加快延链、传统产业加快优链、新兴产业加快建链,提升产业发展效率和效益,推动我国产业不断迈上价值链中高端。

就其底色而言,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就意味着新质生产力必然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客观上就是在发展绿色生产力。再者,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必然伴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这也意味着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的提升,实现绿色化低碳化,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总之,新质生产力既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动体现,从而实现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聚力赋能。

作者:王军

(0)
上一篇 2024 年 6 月 17 日 下午6:10
下一篇 2024 年 6 月 17 日 下午6:25

猜你喜欢